大学生送外卖,是就业“最后的倔强”吗?

九州物流网2023-07-26

  不少上海市民最近发现,外卖的配送效率似乎越来越高了。即使是用餐高峰期,刚下单就会有骑手秒接,送达时间也往往比系统显示得要快。

  曾几何时,一线城市的外卖骑手们可以凭借充沛的精力和积攒的经验轻松“月入过万”。但如今,一面是不断涌入的大量新骑手,另一面是均摊到每个骑手的单量下降,人多单少,收入难创“新高”。大环境的变化,正在进一步改变这个职业的生存状态。

  僧多粥少,大学生也来送外卖

  记者采访了上海多位外卖骑手,较为一致的反馈是年后“人多单少”。有些外卖骑手甚至表示,现在普遍一天只有三十多单,而他们此前多的能接到五六十单,相比之下,减少了三四成。

  “连不少大学生都在跑单,人多了,单子当然就少了。”小张是学物流专业的大学生,3年前从外地来沪当起了外卖员。“虽然辛苦点,但比起三四千一个月的实习工资,骑手的工资还是比较高的,”小张说,“跑外卖一个月勤快点能挣一万多,虽然如今单子变少了,一天一般三四十单,但它本质上是‘多跑多得’,还是有许多人想加入的。”

  刚做骑手两个多月的小宋是在短视频上刷到招聘广告的,送外卖讲究的是多劳多得,广告上写着能“月入一万多”。后来他问老骑手,这些宣传是不是假的?三五个老骑手给他看了看工资条,小宋认为数字很可观,“我觉得自己年轻、体力好,跑外卖应该也能挣不少钱。”他的想法很简单。

  “人实在是太多了。”“路上看得到新人,新装备、新车。”上海某站点一位专送骑手向记者表示,从上个月底开始,自己所在的和附近的站点人满了,每个站点的规模在100-200人,但是“招也在招”,因为离职的人也多,处于“走一个进一个”的状态。

  “岗位就那么多,满人就不招,人员流失就会补充,不存在一直要人,也不存在一直满人。”

  上海某站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劳动力供应量大,有些站点前段时间一直都满人,这段时间天气渐热,外卖将进入旺季,部分站点开始招聘了。“比如有些大的站要招20个人左右,一两天就能招满。”

  兼职骑手收入下降,接单不再“挑肥拣瘦”

  “现在单子少好多,许多单子时间紧不顺路,也不好抢,而且单价比以前降了好几毛钱。”

  骑手王师傅向记者表示,现在一天跑单十四五个小时,也就能做个四五十单,一个月下来“拼命跑”也就1万元左右收入。

  但过去,每天只要跑10来个小时,就能赚到1万左右,加个班一天就能有七八十单,“我觉得单子变少是疫情结束后开始的,具体什么原因说不上来……”王师傅说。

  来自同一平台的朱师傅则表示,对专送骑手来说,现在每个订单价格在7元左右,与过去的单价收入差不多。

  “倒是兼职外卖员变多了,疫情以后许多人跑来上海做众包骑手,”不过他提到,对于在平台兼职的众包骑手来说,由于没有站点分配单子,需要靠自己抢单,且近日出现了配送单价下降的情况,“有时候一单只有5元,整体每单收入有下降。”

  相比于专职的外卖骑手,兼职骑手的处境更为艰难。由于系统本身的算法会优先派单给全职骑手,导致兼职类订单量明显下降,同时被派送的外卖单质量不高,容易发生距离较远或两个订单完全不顺路的情况。“不过,全职骑手也在准时率、餐品完整度、有效在线时长及有效订单量等方面有更高要求。”朱师傅说。

  “现在接待不能挑肥拣瘦,距离远的订单也要接。”众包骑手李师傅对记者说,“以前一些距离较远或不顺路的单我都不会接,但最近发现如果不接,一个中午可能只有四五个订单能跑。”他说,“现在,不仅要根据时间段选择等单的地点,还不能太挑活儿。”


  骑手群体规模呈扩大趋势,成为热门的就业“缓冲区”

  从长期数据来看,骑手群体规模确实呈扩大趋势。据美团的财报显示,2021年美团骑手的数量为527万。2022年,美团骑手的数量变成了624万,其中81.6%是来自县域乡村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平台一年新增骑手的人数达到了97万。

  饿了么2022年蓝骑士报告显示,有114万骑手在平台获得收入。截至2022年底,发牌闪送员数量超过200万,其中来自上班族的比例增长明显。

  据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其中外卖骑手约1300万名。国家统计局虽未有最新数据尚未公布,但2022年到2023年,因骑手注册门槛低、时间灵活、多劳多得的特性,成为很多人就业或者过渡性就业的新选择,多个平台骑手数量规模都明显扩大。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孟泉表示,骑手职业对于劳动者具有“就业蓄水池”的价值。该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开放性和收入公平性,能帮助一些面临失业的劳动者重新获得工作机会。骑手职业具备多劳多得、按天结算等特点,为亟需获得收入的劳动者缓解生存压力。

  事实上,“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是许多人成为骑手的原因之一。采访中有多位骑手反馈,不少蓝领甚至白领由于暂时工作没着落,就选择送外卖来“过渡”,以维持经济来源。

  大专毕业的小郭就明确表示自己送外卖是来“过渡”的。他之前做生意亏钱了,准备做一两个月后再找生意机会;冲着“自由度高、收入高”来的小李,真做了外卖小哥后发现,收入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但作为生活过渡,他认为骑手确实是一个适合的职业。目前,小李边送外卖边在寻找机会重操餐饮旧业。

  对这些人来说,骑手工作扮演着就业“缓冲区”的作用。

  适应新变化 为职业发展或转型铺路

  外卖骑手工作时间灵活、自主性强,其职业门槛相对较低,且有多劳多得的特性。这些条件下,叠加经济和就业大环境的变化,致使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劳动力涌入骑手行业。

  诚然,骑手这份职业,给予了一部分劳动力在生活发生变动时调整工作节奏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承担家庭责任或维持本职工作的同时获得补充收入。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哪个工作可以成为真正的“退路”,没有哪个工作可以随随便便挣到钱。

  眼下,当好外卖员,不仅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驾驶能力,还需要灵活变通、有解决事情的技能,有吃苦耐劳的韧劲。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与其他三位学者在研究论文《灵活就业中的“学习效应”——以外卖骑手为例》中表示,以外卖骑手为例,“学习”表现为与其他骑手分享学习路线规划,提高接单送单效率;与店员、商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出餐效率,提升收入和工作满意度。

  陆铭指出,以上这些技能皆有助于骑手积累人力资本与职业跃迁。许多骑手在跑单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外卖生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包括餐饮、运营、消费洞察等,为他们转型铺平了道路。

  原骑手李菱就将送外卖的经验运用于职业转型。记者了解到,李菱在做骑手时,跑单量和好评率一直不错,又因为热心肠,被提拔为副站长,为骑手进行调度。很快他发现,收获的不仅是工资,更熟知了此前未曾留意到的餐饮管理环节。

  在餐饮行业积累了人脉后,他转型从事经营餐饮品牌,基于原来送外卖的经验,他总结出“从店里收到单开始,到餐品出来,最多只能花15分钟”的规矩,并培训厨师在规定时间内把菜品做好并打包,实现“到店立取”。后来,李菱成为了网红湘菜品牌壹盏灯的品牌运营人。

  面对外卖行业逐渐激烈的竞争,骑手应该认识到并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外卖平台也应该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员工的收入保障、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让愿意长期从事这个职业的骑手,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加公平的待遇。让进入这个行业的劳动者,想发展有通路、想转行敢迈步、想过渡能兜住。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