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王兴的“小波澜”与“大变革”

九州物流网2021-08-04

  互联网行业,疾风再骤。

  这次焦点是餐饮外卖业。

  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从保障劳动收入、保障劳动安全、完善社会保障、优化从业环境等七方面提出要求,全方位保障送餐员正当权益。

  《意见》一出,行业震荡。美团7月26日股价大跌13.76%,7月27日再跌17.66%。两天蒸发4854亿,创下2018年9月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好在28日、29日,股价出现回涨,截止7月30日收盘股价215港元,市值1.32万亿港元。但拉长时间线,美团较2021年2月19日460港元高点,仍跌幅50%。

  何以至此呢?

  01

  强监管风暴,转亏风险

  市场情绪是有逻辑的。

  要知道,美团外卖市场份额高达67%,可谓妥妥外卖王者。而上一次七部门的联合出手,还是约谈滴滴。

  聚焦本次《意见》,核心诉求即保障外卖骑手合法权益,要求美团和饿了么必须做出整改。

  1、保障劳动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算法只能“取中”,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3、完善社保,外卖平台要给骑手购买保险。

  4、平台需建立外卖送餐员诉求反映的直接渠道。

  《意见》发布后,美团、饿了么均迅速回应:认真学习、坚决拥护、积极落实政策。

  这不是两者第一次因骑手问题站上风口。

  早在2020年9月,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

  文章指出,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配餐时间一再缩短,导致外卖骑手疲于奔命。为及时配送,甚至不得不违反交规与死神赛跑,导致遭遇交通事故数量急剧上升,外卖骑手成了高危职业。

  在“唯快不破”的算法驱使下,美团外卖3公里内送货时长,从2016年1小时,2017年变成45分钟,2018年38分钟,2019年又缩短10分钟。

  2021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28部门联合提出,将引导外卖、网约车等网络平台合理优化抽成、佣金等费用,用技术赋能促进平台内经营者降本增效。

  2021年4月,北京卫视播出“局处长走流程”节目。北京市人社局副处长王林体验送外卖,12小时赚了41元,期间还因订单迟了一小时,被倒扣收入中的60%。随后与美团代表交流时,对方表示:目前美团平台上的注册外卖员有近1000万人,且都不是美团员工、属于外包关系。

  换言之,美团并不承担骑手社保。美团代表坦言,骑手如出现意外,唯一保障是每天3元的商业保险,还是从骑手佣金中扣除的。若美团完全直接负责任,可能会增加一些企业负担。

  可以说,这次七部门出手,也是早有征兆,意料之中事。

  而市场担忧在于,此次落实整改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

  于美团而言,百万骑手的社保问题是一座“大山”。

  2020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超470万人,骑手成本支出共计486.92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外卖佣金收入比重的83%,占美团2020年总营收的接近一半。

  2021年一季报显示,销售成本还在进一步增加,涨幅超150%,原因之一就是外卖订单量增加引起骑手成本增加。

  不得不说,即使互联网外衣加身,餐饮外卖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之前有媒体以2020年国家社保标准计算,美团需为骑手承担的社保成本约是骑手收入的26%左右。2020年美团骑手成本486.92亿元。若缴纳社保,美团每年要增成本约126亿元。

  然美团虽有万亿市值规模,但依然“微利”,2020年归母净利润才47.08亿元。显然,这已出离其盈利能力半径,亏损多年、好不容易扭亏的美团面临转亏可能。

  细分业务,2020年餐饮外卖业务营收约663亿元,占到公司总业务近58%。新业务及其他业务、到店和酒店及旅游业务分别占比24%、19%。

  2021年一季度,美团外卖变现率(从GMV中获得平台收入)为14.4%,比2020年一季度的13.3%有所提升。

  然按照外卖的经营利润(11.59亿元)与外卖交易笔数(29.03亿笔)计算,2021年一季度美团平均每笔外卖产生约0.38元的经营利润,利润之薄可见一斑。更与王兴设想的“2025年日均外卖订单1亿笔、每笔赚1块钱”差距不小。

  当然,“微利”美团也在“开源”,2021年5月其修改了抽佣规则。

  细观新规更加复杂和精细化,类似出租车打表计价规则,分不同区间来抽佣收费。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孟永辉分析表示,美团新佣金规则简而言之,商家交的钱更多了、消费者花的钱更多了、骑手跑的单更多了,通过一个佣金规则的小小调整,美团又一次提升了各类生产资料的效益回报,成功实现全局优化。

  独立行业分析师李晨认为,履约服务费被调整成“阶梯型”收费,也和美团平台的消费趋势相关联。

  美团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平均每单交易金额41.8元,2018年是44.2元/单,2019年超过45元/单。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更增到48.4元/单。这意味着,美团外卖平均单价已远超30元。

  算盘打的不错,只是能持续多久?

  看看上文的指导意见,除了社保,保障劳动收入、保障劳动安全、优化从业环境也是重中之重,其整改要求更明确提出:算法只能“取中”,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换言之,本次指导是一次体系整治,意在标本兼治。成本增加、收入受合规抑制,美团盈利光环能持续多久?发展压力几何呢?

  02

  边界考量 “二选一”罚多少?

  当然,美团不止一个外卖业务。

  "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这是王兴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

  财经作家袁国宝曾评价王兴:“美团没有边界,王兴不知恐惧”。

  实操看,近年来美团业务不断扩张,场景包括外卖、美食、酒店民宿、休闲玩乐、电影/演出、打车、买菜、跑腿代购、美团优选等等,俨然已是本地生活领域的王者。甚至有媒体称,券商对美团的定义是“基于生活场景的无边界力”。

  然“无限”风光背后,代价也不小。

  细观业务条线虽多,主要仍区分为“到店酒旅”、“配送业务"两块。如上所文,外卖对美团营收贡献最大,但盈利最大的是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以2020年为例,前者经营利润率仅4.3%,后者利润率则高达38.5%。

  实际上,互联网巨头从来不怕亏损、只要能持续体量扩张、占领新市场、释放成长性,甚至能容忍持续亏损,亚马逊如是、早期美团也如是。而流量是其开疆拓土的关键,外卖、共享单车等高频海量消费领域自然是引流重地。换言之,外卖更像美团的流量入口,滋润到店酒店旅游等高盈利业务。

  然隐忧在于,2020财年到店业务出现了4.6%的收入下滑,成为财报列示中唯一下滑的业务分项。

  新业务方面,收入贡献增加值得肯定,但依然属于烧钱阶段。共享单车、B2B餐饮供应链服务、小额贷款业务、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大多属于输血阶段。

  2020年,新业务及其他营收272.76亿元,同比增长33.6%,亏损则高达108.54亿元,同比增大60.8%。其中仅第四季度就亏损60.02亿元,与上一年同期亏损13.18亿相比,幅度扩大355.3%。

  以社区团购为例。行业分析师林永表示,社区团购看似蓝海,实则竞争已是竞争红海。美团优选已扩至2600个市县、基本完成全国覆盖,GMV增长迅速,但后续加强食配网络,用户获取等仍需费用支持。其他如美团买菜、美团闪购等零售业务也在砸钱阶段。而赛道巨头横亘,能跻身入局者大多都不缺钱。换言之,美团烧不出绝对优势、市场仍需漫长的大浪淘沙。

  一方面外卖赚钱能力差,一方面新业务烧钱不断、一方面到店及酒旅业务收入下滑,现在又添社保、放宽配送时限等压力。美团将如何闪转腾挪呢?

  发问并不突兀。

  更深入看,何止一个外卖业,整个互联网江湖都在面临格局重塑。美团无边界的天花板已经隐现。

  回望2021年,这已是美团遭遇的第二击重锤。今年4月,美团因强迫实施“二选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被监管部门要求整治。

  值得注意的是,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已对同样二选一的阿里做出行政罚款182.28亿,约占阿里2020年总营收的3.4%。

  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经营者违反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年度销售额1%-10%的罚款。

  那么,2020年营收1147.9 亿元的美团又将罚款多少呢?如参照阿里此前调查进度,这个答案或在今年内揭晓。

  事实上,针对美团二选一、不正常竞争的处罚已有多次:2017年美团被浙江金华工商管理部门罚款52.6万元;2019年被四川通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5万元;2021年2月被浙江省金华市法院判决赔偿100万元;2021年3月被江苏淮安市中级法院宣判赔偿35.2万元。

  而种种罚单背后,信号已经很强烈 :防止市场垄断、规模垄断、无序扩张,重塑开放生态、再燃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动力、建立公正公平的营商环境。那么美团的无边界将何去从呢?

  03

  “小波澜”与“大变革”

  当然不仅是美团。

  杜绝巨头无限扩张、防止大树底下寸草难生,监管层早在下一盘大棋。

  从蚂蚁金服IPO叫停、阿里调查重罚,再到34家互联网平台公司被点名,滴滴、京东等中招,行业重塑的蝴蝶效应持续发酵。

  以另一巨头腾讯为例,最近日子也不好过。虎牙和斗鱼合并被叫停后,腾讯音乐业务又遭折戟。

  7月24日,国家“教育双减”锤爆教培机构的同一天,腾讯也收到市监总局50万反垄断罚单。公告称,1月对腾讯2016年7月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涉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立案调查。调查表明这一行为对相关市场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

  随后,7月27日,微信暂停了个人新用户注册,腾讯客服回复称“正在进行系统技术升级”。

  一波波重锤,为的是什么?

  简单的两个字:“公平”。

  早在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出台《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原则。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近年来,一些大型互联网与科技企业在资本裹挟下一路狂奔,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之外也积累不少问题隐患。创新意识减弱、依靠资源垄断的谋利性加强,一些曾经的行业升级先锋甚至变成了阻碍者。“目前的监管政策,正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让商业回归本质。”

  的确,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巨头们“赢者通吃”、“强者愈强”的特点明显。马太效应下,需要预防实施垄断行为,限制和排除竞争,损害消费者、合作者、竞品利益,影响行业创新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评论道:“滥用垄断地位对于市场的伤害主要在于阻滞的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利用行业中的支配地位,回避了市场竞争,逼迫小企业做出被动选择,这会阻断小企业扩张之路,妨碍了市场优胜劣汰,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未来技术竞争将替代模式竞争,成为未来科技互联网领域竞争的重点。”盘和林补充道。

  可谓一语中的。实际上,不只互联网,每个行业巨头当发展到一定体量规模,都会面临如何竞争、如何发展的考题。

  在首条财经看来,细观当下互联网巨头布局领域,餐饮、买菜、出行、音乐、游戏皆为大众快消的成熟领域、市场广泛但从业者也多,容易起量但也易触碰中小底层利益。如何放下短利短益,利用创新模式、业态、技术、产品,引领传统消费行业持续优化升级、涉猎布局一些高精尖的实体产业,进而不断开拓增量空间、培育增量市场、实现产业链、消费链共赢,而不是存量夺食、无序内卷、压制竞争,这是巨头们的破题关键。

  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7月24日,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话:

  “什么是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资本市场等。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每个企业每个人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

  回到美团,脱胎于百团大战,一路血雨腥风,能在巨头夹缝中迅速成长为万亿大企,离不开持续创新的活力韧性,离不开王兴的战略前瞻及市场敏锐性。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反垄断审查、社保规范、骑手权益保障等监管对公司业务生态长期方向并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只是对生态的平衡性提出更高要求,盈利性将趋于合理。

  的确,不管成本增长多少,对曾经历过持续巨亏、穿越商业沉浮的美团王兴而言,或许只是一时的“小波澜”。

  但创新驱动下的高质信号、创新引领趋势,却无法忽视。

  独立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互联网企业转型,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中一部分。趋势浪潮下,美团需要对整体业务结构、增长方式、价值理念等做出系统调整。

  互联网下半场,美团需要一场价值突围、一场系统变革。

  其实,王兴曾多次表达过高科技思考。

  2017年4月,王兴表示,互联网已进入下半场的竞争,高科技将是未来5到10年的驱动力之一。

  字斟句酌,美团亦或王兴也有一颗精进、创新之心,值得肯定。

  关键在于,如何驱动、向哪里驱动?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