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1-08-02
曾几何时,货车司机是备受推崇的职业,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那是属于货车司机的黄金时代。
如今,货车司机的光景远不如从前,他们变为一个饱受争议的群体,各种污名化标签如“没素质”、“邋遢”等贴在他们身上。90后虽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主力军,但在货车司机群体中难觅90后的身影,顶起货车司机行业半边天的仍是70后和80后,为何年轻群体不愿选择货车司机行业?
01
年轻人在逃离什么
1.时间成本与收入呈失衡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日均工作问题上,37.3%的货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工作时长在10小时左右的占27.6%。
在月均休息时长问题上,有37.5%的货车司机表示没有休息时间。综上,货车司机的休息时间总体较少,且有疲劳驾驶的风险。
此外,A2驾照需要在获得B2驾照基础上增驾,无法直接报考申领,且在实习期驾驶的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如此,增加了取照的时间成本。
作为货车司机在取照与工作的时间成本方面,都要付出较多的时间精力,反观他们的收入又是怎样的呢?据报告显示,约一半的货车司机月均收入在5000-10000元,六成的货车司机都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在高强度的劳动工作下,货车司机的收入与付出显然失衡。
2.缺乏社会保障
报告显示,86.5%的货车司机都患有职业病,由于长时间开车,吃饭不定时,休息不规律,不少司机患有高血压、颈椎病、胃病等。并且有五成左右的货车司机是没有参加体检的,参加体检的司机也是自费体检,没有公司、单位等为货车司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健康保障机制较差。
从上图可以看出有20%的货车司机没有投保,没有投保就意味着这20%的群体没有社会保障,抗风险能力较弱。
3.污名化货车司机群体
提起货车司机常与“没素质、没文化、马路杀手”相联系,不少人对货车司机的印象都是“祸车司机”,大众已对货车司机群体形成刻板印象,整个货车司机群体被污化,社会环境缺乏对这一群体的尊重。
若货车遇到事故,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货车司机一定违规了,但是货车司机实则并非如此,他们开车其实都是非常谨慎的。
02
提升90后对货车司机的认同感
1.提高收入,降低工作强度
货车司机工作时长过长,一方面不利于司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容易因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于情于理都应想办法缩减货车司机的工作时长,降低工作强度。
今年公安交管部门发布一条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司机驾驶车辆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否则将被扣分。这一意见的出台,从制度层面遏制货车司机日常工作十几小时的状态,有利于降低货车司机工作强度,但是货车司机驾驶8小时,可能会面临因工作时间缩短而降低薪资的情况。
因此,应在降低货车司机工作强度的同时保障货车司机应有的收入,让货车司机的劳动强度与收入相匹配。
2.完善货车司机福利保障
货车司机属于灵活就业群体,对于无雇工的个体司机应加强货车司机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补充养老、工伤、失业等保险。利用互联网平台普及保险的有关知识,让更多未缴纳保险的货车司机,主动参保。
另外,通过积极推进货车司机加入工会,可以让货车司机享受到工会提供的各项福利和权益保障,如:法律咨询、心理咨询、事故救济等。新成立的合肥高新区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是推进全国货车司机加入工会展开的先行探索,目的就是为进一步维护货车司机的劳动保障权益。
3.借力媒体消除刻板印象
媒体可以积极宣传优秀货车司机代表,表彰先进人物,讲好新时代货车司机的感人事迹,报道货车司机群体在突发事件中默默奉献的故事,比如,近日河南暴雨,路歌卡友地带第一时间捐赠爱心物资并参与救援,用实际行动展现卡友地带和货车司机的责任与担当。
媒体可以增加相关正面报道,适度引导舆论,改变大众对货车司机形象扭曲的认知,提高社会的认同感和公众的参与度。
同时,社会组织也可以展开有关教育培训,激励货车司机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质。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消除大众的刻板印象,让货车司机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
2000多万的货车司机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主力军,而他们的处境却十分艰难,除上述问题外他们还面临同行恶性竞争的打压、无良货主压榨,偷油偷货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这样一份工作强度大、薪资低、不被社会尊重的职业,怎么会吸引年轻群体的加入呢?
只有各方携手提升货车司机的工作环境,维护货车司机应有的权益,改变对货车司机社会认知,才会有越来越多年轻群体愿意成为货车司机,货车司机的后备军才能发展壮大。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