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视角看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九州物流网2021-02-19

  作为城市产业配套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区域快递发展水平也已成为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对2015-2020年城市快递规模变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快递发展与产业调整密切相关,快递发展已成为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因素。

  城市间增速出现分化

  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前50城市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684.3亿件,同比增长29.6%,比全国增速低1.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82.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2015-2020年期间,快递业务量前50城市合计业务量增长了2.9倍,年复合增长率为31%,低于同期全国增速1.2个百分点,除2017年增速略高于全国增速外,其余年份增速均低于全国增速,业务量前50城市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86%降至现在的82.1%,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

  业务量前50城市“准入门槛”,即第50名城市的快递业务量规模从2015年的0.7亿件提升至2020年的3.3亿件,增加了4倍多,提升速度超过38%,高于同期业务量前50城市和全国增速,前列城市间竞争加剧,城市间增速分化较大。前10名城市、11-20名城市、21-30名城市、31-40名城市、41-50名城市业务量分别增长了2.6倍、2.8倍、3.7倍、3.5倍和3.8倍,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1%、30.8%、36.2%、34.9和26.9%。

  在前50城市中,排名相对靠后城市的增速高于排名靠前城市的增速,与其差距逐步缩小。从业务收入变化来看亦是如此,2020年,业务收入前50城市合计完成快递业务收入7218亿元,同比增长15%,比全国增速低2.3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82.1%,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2015-2020年期间,快递业务收入前50城市年复合增长率为24.8%,比同期全国增速低1.2个百分点,前50城市收入合计占全国比重下降幅度与业务量变化相同,均累计下降近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头部城市业务量和收入占全国比重总体下降,排名靠前城市领先优势缩小。

  前列城市相对稳定 后列城市处于培育阶段

  2020年,前10城市合计完成快递业务量390.3亿件,占全国的市场份额46.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其中,金华市以90.1亿件的规模首次超过广州市,排名全国第一,快递量占全国比重从2019年的9.3%上升到10.8%,平均每天有2469万件快递发往全国各地;揭阳市超过苏州市和东莞市跃升全国第七;泉州市超过成都再次跻身前十。

  从增速来看,前10城市出现分化,揭阳市以61.8%增速领跑,其次是金华市增速为52.1%,再者为泉州市增速为41.2%,仅3个城市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其他7个城市均低于行业增速,与其后城市差距快速缩小。

  2015-2020年期间,前10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金华、东莞、苏州稳居全国前十之列,但上海、北京排名持续下降;成都、泉州均是前十的有力竞争者,南京和温州均曾入围前十,揭阳市是其中的一匹“黑马”。

  可见,城市排名越靠后,城市间快递业务量差距越小,排名波动越大。与前10城市变化相比,排名靠后城市波动异常明显。与2015年相比,快递业务量前50城市中,哈尔滨市、常州市、扬州市、太原市、莆田市、大连市跌出前50之列,则由潮州市、南宁市、邢台市、商丘市、潍坊市、沧州市等6市替代;41-50名城市中,仅徐州市外,其余城市均已不在此列。

  表1 2015-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前10城市与41-50名城市排名变化情况

  排名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第1广州市广州市广州市广州市广州市金华市

  第2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金华市金华市广州市

  第3北京市深圳市深圳市上海市深圳市深圳市

  第4深圳市北京市金华市深圳市上海市上海市

  第5杭州市杭州市杭州市杭州市杭州市杭州市

  第6金华市金华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

  第7东莞市东莞市东莞市东莞市苏州市揭阳市

  第8苏州市苏州市苏州市苏州市东莞市东莞市

  第9南京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揭阳市苏州市

  第10成都市温州市泉州市泉州市成都市泉州市

  第41哈尔滨市惠州市南昌市徐州市惠州市潮州市

  第42徐州市哈尔滨市临沂市南宁市南宁市湖州市

  第43廊坊市廊坊市哈尔滨市廊坊市徐州市南宁市

  第44惠州市临沂市南宁市常州市昆明市昆明市

  第45扬州市昆明市廊坊市昆明市廊坊市徐州市

  第46太原市太原市宿迁市哈尔滨市常州市邢台市

  第47莆田市南宁市昆明市宿迁市潍坊市惠州市

  第48昆明市宿迁市潍坊市潍坊市哈尔滨市商丘市

  第49临沂市扬州市太原市扬州市邢台市潍坊市

  第50大连市潍坊市淮安市大连市潮州市沧州市

  省会城市排名占比下降 省内城市增速出现分化

  2020年,全国31个省会城市合计完成快递业务量304.3亿件,同比增长19.3%,比全国增速低10个百分点以上,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跌破40%,仅为36.5%,较2015年的49.2%下降了12.7个百分点,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31个省会城市中,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武汉市等18个城市增速低于同期全国增速,乌鲁木齐市、银川市等11个省会城市均没有入围快递业务量前50城市,对全国和所在区域快递业务量增长的贡献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周边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石家庄市、长沙市、合肥市、南宁市、南昌市等周边城市增速均超过40%,成为全国快递业务增长的亮点。省会城市间增速出现分化,省内城市间增速亦是如此。以全国快递业务量排名第一的广东省为例,潮州市、阳江市、汕头市、揭阳市4个城市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60%,主要集中在粤东北地区。全国前50强城市中,广东省有9个城市入围,其中5个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增速,但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等业务量全国前10城市增速不及同期全国增速,省内城市间增速分化明显。

  快递发展影响产业竞争力

  快递价格是市场调节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工具,快递价格水平反映的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动态变化。

  从快递业务量前20城市快递均价对比来看,一线城市场地成本、人力成本等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因而快递均价相对较高。而低线城市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快递均价较低,因而吸引电商将发货地集中于此,快递规模经济属性持续强化,对货源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逐步吸引和带动相关要素、资源甚至生产企业在此集聚,降低地方产业流通成本,提高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力。

  快递价格水平的变化和区域内价格水平趋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进程。快递渠道缩小区域内城乡间消费价格差异,农村消费者通过快递渠道可以购买到与城市同价同质的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消费的公平。快递畅通了城乡双向流通渠道,农特产品通过快递渠道实现上线,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消费鸿沟。生产者通过快递渠道可以向全国销售产品,缩短了流通环节,场地位置对生产者决策的重要性下降,快递发展水平成为生产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

  总体而言,快递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快递城市间规模的变化实际上反应了产业转移的动态变化。从快递数据来看,三大经济区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心城市产业向周边转移,这种转移的趋势在持续强化。快递在支撑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在支撑产业链在区域间、产业间合理分工和协作,将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