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0-12-09
海关总署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3.09万亿元,增长7.8%。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增加92.6%。
按美元计价,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4607.2亿美元,增长13.6%。其中,出口2680.7亿美元,增长21.1%;进口1926.5亿美元,增长4.5%;贸易顺差754.2亿美元,增加102.9%。
以美元计,11月的进出口总值和出口值双双创下了197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记录,出口增速也创下了2018年2月以来的新高。
专家指出,疫情后国外采取的刺激消费措施使得国际市场需求未降反升,眼下又临近圣诞旺季;近期疫情反复,国际制造业有向中国回流的趋势,这支撑11月外贸创下了历史天量。
疫情之后的中国外贸复苏并非全行业的复苏,而是存在明显的行业分化,其中防疫物资、呼吸机等部分设备、家具等“宅经济”,以及与线上转型相关的电子产品的出口是牵引中国外贸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
出口刷新历史记录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3.22万亿元,增加24.6%。
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4.17万亿美元,增长0.6%。其中,出口2.31万亿美元,增长2.5%;进口1.86万亿美元,下降1.6%;贸易顺差4599.2亿美元,增加23%。
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3.09万亿元,增长7.8%。其中,出口1.8万亿元,增长14.9%;进口1.29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5071亿元,增加92.6%。
按美元计价,11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4607.2亿美元,增长13.6%。其中,出口2680.7亿美元,增长21.1%;进口1926.5亿美元,增长4.5%;贸易顺差754.2亿美元,增加102.9%。
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元计,11月的进出口总值和出口值双双创下了197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记录(不包含每年年初1-2月的合计数值),出口增速也创下了2018年2月以来的新高,而剔除2013年1月、2月以及2015年2月、2018年2月等春节因素,11月出口增速创下了2011年8月以来的新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11月出口如此强劲有三大支撑因素:
其一是,疫情后国外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国际市场需求未降反升,眼下又临近圣诞节,是中国出口的传统旺季;
其二是随着境外疫情的再度抬头,部分国家生产链出现断裂,而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国际制造业有向中国回流的趋势;
其三,今年以来,中国在稳外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政策效应正在持续落地。
“随着中国疫情的逐步稳定,二季度以来不少工厂供应链恢复运转,此前不少订单被推迟,进入下半年以来,外贸企业开始追赶落下的订单进度,圣诞、新年前两个月是传统意义上的外贸旺季,这提振了外贸出口。近期,印度、东南亚的部分外贸订单也开始向中国转移,这都提振了近期的外贸表现。”白明说。
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前5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了正增长。
前11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4.24万亿元,增长6.7%,占我外贸总值的14.6%。其中,对东盟出口2.37万亿元,增长7%;自东盟进口1.87万亿元,增长6.3%;对东盟贸易顺差5003.8亿元,增加9.7%。
白明指出,今年中国外贸国际市场的一大变化是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联系密切,产业链逐步融合。这是因为疫情期间,中国与东盟疫情防控相对较好,中国与东盟经贸互补性较好,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加深了彼此的合作,而近日通过的RCEP将进一步加强彼此的联系。
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前11个月,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05万亿元,增长4.7%,占我外贸总值的13.9%。其中,对欧盟出口2.45万亿元,增长7%;自欧盟进口1.6万亿元,增长1.3%;对欧盟贸易顺差8401.9亿元,增加19.9%。
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3.65万亿元,增长6.9%,占我外贸总值的12.6%。其中,对美国出口2.82万亿元,增长6.9%;自美国进口8233.2亿元,增长7.2%;对美贸易顺差2万亿元,增加6.8%。
白明指出,一直以来欧美市场都是中国外贸的主要出口市场,今年疫情发生后,欧美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不少企业停工,而中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相对较好,这加深了欧美市场对中国外贸的依赖度。
需要注意的是,近日中国出口到美欧等市场的产品出现了集装箱严重短缺、海运爆舱、运费飙涨等情况。
白明表示,中国集装箱大量出口到欧美,而回者寥寥,这是因为中国对欧美出口大于自欧美进口。“在产品结构上,中国出口的大多是民众必需的日用消费工业品,而欧美出口到中国的大多是高技术产品或中间品,后者对集装箱的依赖度并不高。”
他指出,中国自美进口保持高速增长,说明中国仍在认真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产品结构分化明显
从产品上看,今年中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出口增长明显,而服装、鞋靴和箱包等出口出现了下降。
前11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9.57万亿元,增长5.4%,占出口总值的59.3%。其中,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31万亿元,增长10.7%;手机7706.7亿元,下降0.7%;汽车(含底盘)975.4亿元,下降3.7%。
同期,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9892.3亿元,增长33%;服装8610.7亿元,下降6.2%;塑料制品5277.8亿元,增长20.1%;家具3650.7亿元,增长11.2%;鞋靴2189.4亿元,下降21.3%;玩具2104.8亿元,增长6.8%;箱包1279.5亿元,下降23.8%。
此外,出口成品油5593.2万吨,减少6.9%;钢材4882.6万吨,减少18.1%。
“疫情发生后,外贸的行业分化非常严重。在东莞这边,原来做服装、鞋子、女包等行业的工厂,现在基本上是停业休息的状态。但是,做防疫物资、家具、自行车、3D打印机的工厂订单却出现了暴增,他们的生产还很繁忙。”东莞市佳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业务主管Helen Feng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这家以打包盒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公司在4月前的外贸遭遇了重挫,不过公司迅速调整了生产线,改产防护面罩,如今后者的出口在其产品结构中已超过了四成,这也提振了这家外贸工厂的业绩。
“今年我们的外贸应该能做到八九千万,实现正增长,但如果没有出口防疫物资的话,我们的传统业务可能会出现大幅下滑。”
白明指出,疫情之后的中国外贸复苏并非全行业的复苏,而是存在明显的行业分化,其中防疫物资、呼吸机等部分设备、家具等“宅经济”,以及与线上转型相关的电子产品出口表现最为强劲。
他表示,防疫物资出口大增,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本身是防疫物资产品生产大国,不论口罩、防护服,还是呼吸机,中国产能在全球均处于举足轻重地位。
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即便在国内防疫物资也很紧缺的背景下,也未限制口罩、呼吸机等物资的对外出口。二季度以后,中国产能迅速恢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中国出台了不少措施,保证这防疫物资贸易的畅通,这为国外的抗疫防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此次疫情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少生产生活活动转向线上,这使得笔记本电脑、手机、家居电器等“宅经济”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并促进了相关产品的出口。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此前介绍,今年前三季度防疫物资拉动出口增长2.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抓住疫情发生后防疫物资海外需求增长较快的商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出口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药品合计1.04万亿元,增长36.5%。
同时,“宅经济”商品拉动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明显,合计出口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电等“宅经济”商品8808亿元,增长17.8%。
本文来源于出口退税综合服务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