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缘何成为国际供应链的黄金通道?

九州物流网2022-09-13

  自2011年第一趟班列发车,时至今日,中欧班列已飞驰了10余年。

  这10余年间,从初期的17列,到2022年1-8月累计破万列,中欧班列展示出了强悍的生命力和无限潜力。尤其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地区局部冲突不断升级、国家博弈与贸易壁垒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贸易安全与发展使命的中欧班列,实际已成为国际供应链的稳定器与黄金通道。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和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


  海洋贸易

  自15世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人类进入到大航海时代,基于海洋运输功能的开发日益完善,海洋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最主流的方式。至今,格局仍未改变,当下全球约80%的国际贸易仍由海洋运输完成。

  面积极为广阔,且贯通7大洲的海洋布局,使得海洋运输具备天然优势,而极度依赖陆路的轨道运输,则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距离、洲与洲之间的地理距离变得难以落实。

  内陆国家

  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具备开辟海洋运输的条件,事实上,当今世界共有40多个内陆国家,这些内陆国家由于没有海岸线,缺乏入海口,若想开辟出海之路,往往十分艰难。

  而这些内陆国中,12个位于亚洲,14个位于欧洲,亚欧大陆的内陆国数量占到了全世界的近60%。因此,加快国与国之间的陆路交通,以缩短内陆国家入海距离,促进亚欧大陆一体化发展,是众多国家的内在诉求。

  15世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人类进入到大航海时代,基于海洋运输功能的开发日益完善,海洋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最主流的方式。至今,格局仍未改变,当下全球约80%的国际贸易仍由海洋运输完成。

  另一方面,欧亚大陆的陆路通道开辟,实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基础。从自然地理到历史渊源,二者之间的交易流通始终存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并持续推进,尤其是“中欧班列”作为其标志性项目取得长远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和交流互通,这无疑给亚欧经贸共同体建设开启了新篇章。

  截至2022年7月,亚欧陆路运输网络已铺画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196个城市。(国家发改委数据)

  中欧班列,不仅仅把亚欧众多国家牢牢连接在一起,不断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促进了各国之间的陆路互通;还通过不断拓展多式联运,如海铁联运,缩短内陆国家的到海距离。

  在全球化、一体化、数字化的今天,这种互帮互助、休戚与共、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合作方式,给欧洲、亚洲、中国的发展与安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

  新的活力,并不只局限在耀眼的数据,它也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与视野。有学者指出,“使内陆城市沿海化”或将成为中欧班列深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呈现。

  在以海洋贸易为主体的国际贸易背景下,成熟的海运规则与市场使得沿海港口城市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内陆城市则迟迟滞后。

  而中欧班列的纵深发展,推动了国际陆港的形成,通过高频率、稳定的班列发车,借相关政策助力,结合国际陆港的资源优势,内陆城市/内陆国家也能拥有连接海外的便利大通道和口岸,站在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的前沿,这或将推动全球贸易体系做出新的改变。

  当钢铁驼队不停驶过,属于亚欧经贸共同体的新时代,已拉开帷幕。


  19年末新冠疫情开始,20年席卷全球,人们预测的“后疫情时代”,直至2021、2022年也仍未到来。在疫情的阴云之下,全球重要港口遭受了很长时间、不同程度的拥堵和延误。

  一方面

  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中欧贸易总额仍然达到5860亿欧元,同比增长4.5%。中欧班列在逆风中持续前行,凭借自身稳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务能力,逐渐发展成为支撑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大动脉”和生命通道。

  另一方面

  疫情的影响,加上局部政治的动荡不安,放大了海洋运输的不确定性。去年,3.23苏伊士运河货轮搁浅事故引发全球热议,有人估算,此次搁浅事故或将致使全球贸易每天损失60亿至100亿美元。不久前,苏伊士运河再遇堵塞,疏通5小时方才恢复通行,而这距离上一次世纪大堵船,只过去了18个月。

  中欧班列的出现,在国际空运、国际海运之间,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稳定的国际铁路运输。在当下复杂的贸易形势之下,中欧班列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如果说空运的核心特点是价格贵、运量小、速度快,那么海运的核心特点则是价格低、运量大、速度慢,而中欧班列可以说在二者间找到了比较完美的平衡,价格适中(空运的1/5)、运量适中、速度较快(海运的1/4),且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中欧班列能在疫情下逆风增长,并跑出加速度。即使是在2022年上半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乌克兰危机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影响,中欧班列依然能够保持不停摆、强时效、稳增长,维持着国际贸易的稳定、安全与发展。

  【不停摆】1-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575列,并连续28个月保持“月行千列”。【强时效】运行时间保持在15-20天,稳定可靠。【稳增长】1-8月,累计开行班列、发送货物量,同比分别增长5%、6%,综合重箱率达98.5%;其中8月同比分别增长18%、19%。

  稳定、安全、可靠的中欧班列,在助力国际抗疫、助力国际经济复苏、稳定国际物流运输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预见,在未来,中欧班列的优势会愈发显著,其在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中欧班列逆风增长,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必然的时代成果,是国家投入支持与沿线各国共创共享的宝贵果实。11年,中欧班列从一颗种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现在仍然处在朝阳时期。

  当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秉持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精神理念,中欧班列必将不断迸发生命力、凝聚力,给未来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充足的生长机会。

  物流方式创新

  物流运输方式不断创新,多式联运快速发展,海铁联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多种联运方式日益成熟,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经济环保优势更加突出。

  以南京至上海沿江海铁班列为例,多式联运物流方式将企业货物周转效率较水运提高近2倍,物流成本较公路降低近1倍,成功实现水路、铁路运输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规避了单一运输方式在时间、距离和费用等方面的劣势和限制,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服务体系创新

  服务体系再创新,进一步影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格局。

  通过加强中欧班列运营的铁路、物流、金融、贸易、货代等资源的整合、对接,创新出“班列+”的合作新模式,如“班列+贸易”、“班列+金融”、“班列+超市;此外,中欧班列运贸一体化专列、国际邮政专列、国际冷链专列、跨境电商专列、商品汽车专列等也相继开行。

  拿“班列+金融”来说,近年来,为适应中欧班列快速发展,一些地区银行保险机构依托铁路运输单证(包含铁路运输的联运单证)开展金融创新,有效地支持了外贸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专业化的服务内容成型,中欧班列产品形式从初期单一的运输服务产品,逐步向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在促进沿线国家产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班列市场的竞争力和未来前景。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