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实体零售“大撤退”

九州物流网2024-12-27


  阿里正在对新零售战略进行“纠偏”。

  12月17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与另一名少数股东,以74亿元总额将银泰100%的股权出售给“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录得亏损约为93亿元。

  10年以93亿亏损,阿里换得了零售品牌商电商入驻、支付宝系统推广、钉钉零售案例打造等生态业务落地,开启了高鑫零售、苏宁、百联、盒马等“新零售”业务板块布局。

  因此很难以绝对价值衡量这笔投资值与不值,但阿里在实体零售业中“大撤退”已是不争的事实。9月27日,高鑫零售在港交所短暂停止买卖,以待根据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发出载有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大润发被卖几乎已成板上钉钉的事实。

  高鑫零售的最大股东是阿里,目前持有约73.66%的股份。早些日子曾传出阿里或作价100亿元将大润发出售给中粮集团,但之后大润发予以否认。没多久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一把手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CEO,调回阿里集团另有任用。

  一系列操作都暗示着阿里与高鑫零售也有了分道扬镳之意,只是不知曾以504亿港元成为高鑫零售控股股东的阿里,是否真的会接受过半亏损投资结局,出售昔日的“中国超市之王”。

  01

  阿里与大润发的机缘

  大润发曾是中国零售业的巨头,品牌从台湾起家,一路打败沃尔玛和家乐福,几度登上零售业的巅峰。一面是“最赚钱的超市”,一面是马云新零售战略加速落地。2017年大润发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净利27.93亿元,拥有门店461家。同年也是阿里新零售发展元年,收购银泰商业并私有化,战略入股线下零售企业三江购物、联华超市,孵化盒马鲜生、零售通等新业务……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合乎其理。2017年底,阿里斥资约224亿港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收购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三年后,阿里再度出手追加280亿港元投资,一举拿下控股权,该年巅峰时期,高鑫零售最高市值曾突破1000亿港元。

  阿里对这笔交易寄予厚望,当时张勇还曾感慨,大润发因阿里而不同,阿里因大润发而不同。成为第一大股东后,阿里委派高层入驻高鑫零售,曾被视为是阿里控股高鑫零售的象征。2020年12月22日,阿里集团副总裁林小海出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并于2021年5月兼任首席执行官。林小海上任后全面接管大润发,从此大润发正式进入阿里时代。并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变革措施,提出“多业态全渠道”战略,试图通过数字化和组织创新,重塑大润发竞争力。比如为大润发打造线下体验中心,对大润发门店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包括引入自助收银机等设备,提升门店运营效率。此外阿里还充分利用自身线上物流优势,让大润发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比如通过“淘鲜达”接入手机淘宝,实现3公里范围内最快1小时送货到家的服务,另阿里还建立了中小润发寻求突破。但线上电商对线下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势不可挡,自2020年高鑫零售市值达到顶峰后便出现下滑迹象。

  2020年,高鑫零售营收为954.86亿元,同比增长0.14%,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毛利下降了5.4%,为243.43亿元。2022财年营收881.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3%,首次出现亏损,曾经19年从未闭店的记录也被打破。2024财年,高鑫零售收入725.67亿元,同比下降13.3%;年内亏损16.68亿元,亏损幅度2238.5%。仅仅一年间,大润发就关闭了20多家大卖场,导致2万多名员工失业,陷入闭店裁员潮。大润发不仅没能走出宏观环境及行业趋势困境,甚至还拖累了阿里的经营利润。高鑫零售的股价下滑至最新2.37港元/股,公司的市值由千亿港元缩水至不过200亿出头,阿里的持仓市值也缩水至166亿港元左右,仅剩当初超500亿投资的三分之一。

  02

  不彻底的改造

  有媒体计算,阿里在苏宁的投资上亏损累积约242亿元;出售银泰录得93亿元亏损,阿里收购高鑫零售先后花费504亿港元,按高鑫零售12月24日总市值226亿港元测算,其在高鑫零售的投资上亏损约27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61亿元。十年间,阿里在新零售的布局中,投资上述3家实体零售亏损额合计近596亿元。细分析,阿里在零售业上的“折北”,关键在于改造不够彻底,没能抵挡得住线上消费对实体零售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兴起,大众的消费习惯与体验正慢慢改变,比起逛大卖场,人们更倾心于线上购物。以对大润发的改造为例,既忽视了零售业的本质,让渡给消费者更大权益,继续保持价格优势,又忽略了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零售业态的迭代。相较于具备低成本、轻资产优势的线上电商平台,实体零售商们也未能借助技术和资源改造发挥服务与体验的差异化优势。

  众所周知,传统零售业由多级经销商供货,再加上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高昂,而阿里的新零售多元化模式没能改变传统零售业面临的实质性问题,比如如何降本增效,如何增加消费者购物乐趣等。大浪淘沙。今年三月,高鑫零售决定换帅,任命沈辉担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CEO。沈辉曾在欧尚工作多年,资历经验丰富,肩负使命的他可以说是压力重重。董事会主席黄明端坦言:“2024财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沈辉上任后明确提出要让大润发回归“零售本质”,即开启价格战,以低价打动消费者,吸引客流,并于今年7月新开了账号大润发(江小发),虽粉丝不多,但主播仍坚持努力吆喝卖货。大润发的系列举措或许难以改变被出售的现实,但或许能为其赢得更好的谈判筹码。11月12日,高鑫零售交出了扭亏为盈的202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营收347.08亿元,同比下降3.0%;期内溢利1.86亿元,同比增长149.2%,去年同期为亏损3.78亿元。

  03

  阿里“割掉”新零售?

  从苏宁、银泰到大润发,不难看出阿里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实体零售板块正从优先级列表里剔除,阿里割掉新零售板块之心也越来越明显。自去年“1+6+N”组织改革后,阿里巴巴正在加速剥离亏损的非核心业务。包括今年2月,蔡崇信透露阿里会逐步退出传统零售业务,会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推进,转向电子商务“核心盈利部分”。他曾在2月的阿里财报电话会上称“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它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6个月,阿里已完成了17亿美元非核心资产的出售。

  阿里的新零售战略已成过去式,这也是当前1号位基于时代变化对前两任掌舵者的战略更新。

  2016年云栖大会,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随即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原阿里CEO张勇也曾认为经济没有实体和虚拟之分,只有新旧之别。若能将互联网、实时用户数据等科技力量用来提升运营效率,新零售板块潜力无限。阿里在零售方面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4年入股银泰开始,2015年又和苏宁牵合作,在“新零售”战略提出之后,布局快速又有成效,精准锁定目标客群,增强用户体验。在线上流量红利肉眼可见增速放缓后,便开拓实现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融合之路,符合当时的经济环境,让消费者从场景上开始改变消费习惯,从技术上实现业态迭代升级。 此外,现金流充沛的线下商超、大型商场,是彼时蚂蚁金融业务的“高净值客户”,商超商场自身占据巨大流量和用户数,能为阿里近一步拓展支付宝用户数量。而以大润发、银泰为代表的传统商超商场,在接入支付宝体系后,营业额确实有了提升。但作为一种便利的支付手段,其难以从根上改变传统零售面对的困境,即线下供应链体系巨大的成本如何降低。如今阿里明确指出要将重点放在互联网平台业务、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业务和全球商业网络上,高鑫零售等传统零售业在阿里的位置就显得不合时宜。

  现阶段,这几大领域显然更具商机,也更符合宏观环境经济发展趋势。短短20多年,银泰及大润发的命运变迁、阿里与高鑫零售的缘起缘落,折射出了中国零售业的巨变。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本文来源于正见TrueView出自物流指闻 ,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