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2-06-02
01
物流供业链的应激性危机
尽管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中小型外贸企业实现了较好的稳定开局,在国际外贸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也呈现了较强的行业韧性。但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与 XTransfer 近期联合发布的《2022 年 3 月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B2B)指数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疫情的多轮震荡,以及国际局势复杂因素引起的国际供应链变局已经波及众多实体行业,对4月以来的外贸经济形势产生严峻挑战。
在此经济大环境和行业背景之下,现有不确定因素仍在不断增强,对包括跨境电商行业在内的外贸环境整体能否安然度过危机,已经成为行业普遍表达的基本需求。
这种产业链综合危机最富冲击力的表现,即通过跨境物流行业得到直接显现,而物流同时也是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在福州邮政从事跨境贸易多年的王雪向雨果跨境表示,虽然供应链综合危机同时来自国内诸多城市复工复产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但上海疫情对国内国际物流港口的综合影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他表示,“就不要说国内的一二级物流商和货代行业已经遭到重创”,“近来所谓的货代价格战,更多也是物流行业惨况下的一种‘要饭’行为导致的”,王雪表示,“就是那些国际物流巨头在严峻形势面前也受到了重创”。
雨果跨境独家渠道获悉,中国邮政2022年1-4月国际业务整体经营情况表明了形势的严峻性,邮政营收29.8亿元,同比下降36.3%。金额方面同比去年减收17亿元,完成预算21.5%。
2022年1-4月,邮政国际业务五大战略客户累计完成收入9.1亿元(含线上和线下),同比下降32%。分别为菜鸟&速卖通、希音(SHEIN)、走马帮、亚马逊、Wish。其中1-4月邮政来自SHEIN的业务量58万件;实现营收5320万元。走马帮、亚马逊、Wish出货受到限制。
分线路看,邮政国际业务12个重点路向1-4月收入同比均下降,其中日本路向降幅最小(-19.76%),其次是巴西(-30.43%)和俄罗斯(-36.36%)。欧美澳降幅超过50%——美国降幅为-61.51%,意大利接近-80%。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包括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船舶公司和达飞海运等国际大型物流商来往中国大陆以及香港的国际船只数量已经大幅减少,船只运量衰减,这是导致近段海运价格上涨和货柜紧张的根本原因。
尤其本轮上海“封城”的影响,对中国外贸企业境外物流体系影响深重。出港货物到目的地交付过程,包括陆上运输、报关、检验、清关、仓储等各类交易成本和时长不断增加和延期。对国内本已困难重重的外贸企业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
尤其在仓储方面,货物运输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大量货物积压,外贸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仓储成本也水涨船高。
2021年中国跨境贸易基数增长较大,对2022年的物流服务要求和效率也造成很大压力。厦门一家在本地乃至全国业界都有较大影响力的货代公司负责人付隆,向雨果跨境更为具体的描述近期因为上海“封城”造成的港口拥堵和物流危机情况。
他表示,上海作为做为国内重要的外贸进出港口物流消化地,如果从上海发不出去,对周边港口,如宁波港和福州港同样又造成更严重的压力,“很多企业选择从宁波港发货,一样造成了严重拥堵”;只要宁波港集装箱停留时间不断的延长,货物交付时间也因此不断的推后。
虽然使上海周边港口的拥堵情况与上海港口陷入的危机性质完全不同,“但实际拥堵规模与上海的情况最终看起来变得像是半斤对八两”,一样是货物“进不去也出不来”。
而因港口停滞或拥堵引发的物流危机又连锁向周边区域滥觞,生产、物流、仓储综合性危机一起爆发;《2022 年 3 月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由于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引发的重点外贸城市物流仓储、集卡运输、港口运输短暂性承压,供应链效率表现相对低迷,平均发货时间由 2021 年 11 月份表现最好的 29 天延长至 31 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出口市场港口拥堵,集装箱周转期持续不畅,国际物流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运价会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
安徽省级重点汽配制造商负责人刘耀鑫向雨果跨境表示,像他这种一般对“质保”十分上心,而对产品“数量”和按期交付一贯保持信心的大型设备制造商,也因为物流危机造成的运输时间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平时的备货数量。
深圳3C大卖林洁也向雨果跨境表示,因为需求量大,她对海外仓的备货数量的考量一直以求稳为主,近期上海“封城”造成的物流压力,让她将备货周期从季度性考量上升到最少半年期的数量。
厦门货代付隆也向雨果跨境表示,“很多卖家最近提高了备货量,不管是海外仓还是直发物流,都显得很忙,但是这又对拥堵情况雪上加霜,同时在物流不畅的情况,付出更高的仓储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同时对卖家和物流企业造成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物流危机,一方面现在物流货代看起来又一片活络,这就像是金融泡沫一样”,在他看来,如果海运成本进一步提高,卖家和物流商下的“赌注”可能越高,最后稍有不慎,对行业来说可能是毁灭性打击,物流危机可能在行业围绕的虚假繁荣中,将被疯狂和躁动推向极致。
而王雪却表示,情况也没有看起来那么悲观,物流虽然是整个跨境贸易物质实现的轴心和最终落地点,此次物流危机的确是“对整个跨境行业的一次重大压力测试”,“现阶段有许多物流行业人士包括跨境平台卖家认为,跨境卖家企业和货代在此次行业危机中会损失一半甚至更多”,但是总体趋势上看,跨境电商代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前赴后继者大有人在”,只要有需求在,哪怕创造需求,贸易渠道总体畅通,物流危机一过,中国的跨境贸易必将“春风吹又生”。
02
库存近百日海外仓死亡周期猜想
跨境贸易中,尤其在跨境电商平台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和复杂的是,贸易订单对物流活动有着根本拉动和导向作用。付隆介绍说,近年在跨境电商界,很多原先做跨境卖家的,仿效起纵腾转型入场做起了货代生意,“但这些人本来就是来投机的,近年投机跨境卖家的人多起来,自然投机做货代的也不少”,他向雨果跨境表示,投机倒不可怕,因为这些投机人士多半只是做“二盘商”。但是“水涨船高”,有一些人从小卖做成了资深卖家,然后做起了货代甚至是一级物流商,纵腾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和榜样。
为什么会如此发生呢?付隆介绍说,现在入场的跨境小白卖家看起来蜂拥而上,浩浩荡荡,但以他多年接触各种外贸企业和平台卖家的经验来看,要真正从一个刚入场小白卖家成长为资深卖家,最重要的标志或门槛,“不仅是赚多少的数据好看”,而重要的是那些链接“物流”管理的资质能力,也就是企业或者卖家对“库存管理模型”的重视和理解的程度。如果你一旦深入理解从库存管理到物流运作的体系,你也就可能具备从事或者识别“货代”生意的能力。
雨果跨境近期在走访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物流产业的格局在2020年疫情以来发生较大改变,在此之前直发物流占据全行业业务的一半以上比例,而疫情期间航班大量停飞直接波及直发物流效率。卖家则不得不考虑海外仓提前备货。
2020年12月商务部数据就显示,疫情发生一年以来,我国的海外仓数量超过1800个,去年一年增速达80%,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但是即便是发展如此迅猛的海外仓也无法很好满足卖家供货的“胃口”。
林洁的公司,在疫情期间也遭遇直发发不出去,而FBA和海外仓限仓,上架不稳定,尾程限量等问题。她表示,“我们的店铺差点因为订单长期不能及时配送导致店铺被降级,有些同行店铺直接被封”。卖家大量补充“安全库存”的恐慌情绪蔓延为行业整体的“羊群效应”,导致2020年大小海外仓几乎全部处于“爆仓”状态。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补货潮主要发生在4-7月,以及全球海运价格上涨的11-12月。
终于解决困惑一整年的发货难问题,林洁公司在美国的海外仓接下来碰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公司按照平日的销售率,备足了150天的货物,但是销售100天之后,销售率开始逐步衰减”,眼看货物销售率开始下滑,为了防止出现滞销,林洁果断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进行促销,最终在存库接近200天左右的时间消化这批库存。
雨果跨境也通过纵腾集团相关人士,掌握到谷仓库存周转指数模型2020年数据,看到基本与林洁公司案例相符的情况,该模型通过国别、库龄、品类等加权因素分析,得出谷仓全球海外仓的综合数据。数据体现谷仓的库存周转速率最大值,也就是卖家货卖的最快的时间周期,是货物平均入库60-90天之间,30天内的周转指数攀升21.9,而90天--120天之间的30天,周转增长指数不到6.0。而180天-270天,月度平均增长指数不到1.0。
依照在2021年晓生排行榜中,排在TOP10第一位的谷仓海外仓体现的模型数据,可以反映出反应出像林洁这样的中国卖家整体在海外仓去库存的基本情况。卖家整体在60-90天平均周期内是去库存压力较轻松的阶段,而货物库龄一旦平均超过100天左右,销售率出现陡然下跌,尤其以180-270天为一个去库存压力的关键时期,甚至在此期间已经进入“滞销”阶段。在此期间在这个期间或许更早于此阶段,卖家往往开始采取打折促销,甚至是低价倾销手段进行库存消化。
付隆也表示,海外仓库存商品一旦超过365天,商品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换标”,重新发布链接,修改商品描述信息等手段,但物流商要重新收取出入库费用。但有些卖家,从考虑物流费用已经超出商品价值的角度,选择分销或者销毁货物。
270天不仅是谷仓模型数据反应的一个库龄节点,在亚马逊2022年5月15日公布的“亚马逊物流超龄库存附加费”的通知中,也将270天做为一个节点:271至365天的商品,亚马逊将收取每立方英尺1.50美元的附加费,存放365天以上时间的商品,收取每立方英尺6.90美元,或每件商品0.15美元的附加费。(以取较大值为准)
从谷仓库存周转模型数据中体现的60-90天卖家平均库存“安全期”,也基本相应在2020年第一波疫情期间,差点在海外仓栽了跟头的林洁,在这次应对“上海封城”以来转变的库存管理策略,林洁从原先60天的备货周期最高调整到90天,但没有迈过这一个平均安全节点。
这可能侧面反映某些中国卖家正在逐渐成熟,通过测试销售和加强库存数据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不盲目跟从恐慌的“羊群效应”,选择通过稳定抬升销售量,逐步考量扩大发货量的策略。
但像林洁这样的海外仓存货卖家现在又有多少?根据网经社近期发布的调研数据,80%的卖家海外仓库存运营都面临问题,70%的卖家选择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低价倾销,而10%的卖家因为长期滞销最终选择销毁货物。
综合以上谷仓库存周转模型数据意味着,其中可能只有20%的卖家在海外仓平均能够100天之间消化库存量,而70%的海外仓的卖家,保守估计平均不晚于180天陷入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至少平均不晚于270天开始进行低价倾销。有10%的卖家平均库龄超过270天以上,甚至高于365天,面临货物销毁或者分销的严重滞销危机。
可见林洁这样老练的储管理能手卖家在海外仓卖家总体中比重很低。不过占海外仓总量8成的库存问题,如此巨大的问题比重,这也很难以卖家仓储管理意识弱,海外仓行业乱象,海外仓模式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来得到充分解释。
付隆根据长期从事货代海外业务的经验,以及对现有供应链和跨境市场的观察猜测,虽然2020年海外疫情带动电商消费激增,发展速度可谓“一年顶十年”。但是跨境市场供需关系可能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平衡,“没有那么多卖家,或者市场有那么强的消费能力,在电商平台上买那么多货”,他认为,大规模出现的海外仓整体性库存超龄和货物滞销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疫情爆发以来,卖家恐慌性的加大备货量的“羊群效应”,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巨大压力的同时,整体加剧跨境卖家对转投海外仓需求变异放大的“牛鞭效应”。
也就是说,跨境市场可能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货品,那么多卖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海外仓,“海外仓存在泡沫的可能性”,他表示,“否则很难解释为何如此众多的卖家在海外仓陷入库存问题,被迫选择倾销、分销和销毁”。
而林洁做为大卖,对海外仓的“牛鞭效应”现象给出不同的猜测和解读,她认为境外买家相对国内买家,在平台选购商品时要更谨慎,甚至更挑剔,如果买家平台运营能力弱,加上品类竞争压力大,商品质量又不佳,选品失准,则难以脱颖而出,甚至难以为继。林洁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卖家做跨境电商像是学习日语,开始感觉门槛不高,容易入门,但是要学精、了解的更深,门槛会变得越来越高,如果不能持续探索,可能会半途而废”。跨境电商亦如此,因此,“只有那20%的卖家平均能在100天左右消化海外仓库存也就不足为奇”。卖家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平台运营和仓储管理能力,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而针对此次“上海封城”以来的疫情多轮震荡,造成的新一轮物流危机,雨果跨境通过走访多家物流商、大型企业和平台卖家综合以上信息表明,2020年第一波疫情爆发以来,海外仓生态中的“羊群效应”和“牛鞭效应”问题,可能早已在为迎接本次物流危机以及整体供应链潜伏下来。
在这一潜伏危机的状态下,疫情催生的海运价格上涨,港口拥堵等“物流危机”只是压倒包括平台卖家在内的,供应链整体生态危机的导火索和最后一根稻草。甚至本次危机压力,造成如林洁这样从第一轮危机中吸取海外仓库存问题教训的资深卖家,将库存准备从30-60天,果断提升到90天。这也是加重本轮危机的一个次要因素。
在物流界有一部流传很广的内部纪录片中,讲述了一则小故事,在早些年一群山区中的小伙子们发现邮政收取全村每家的物流费高昂,他们从中发现商机,自己雇车运货,集中最大量,得到邮政的“最高”折扣,赚取差价。
而这小伙子们就是现代中国货代最早的一群从业者,甚至堪称现代国内商业物流崛起的先锋力量。他们其中的一员,要不成为国内头部商业物流的佼佼者,要不成为称霸一方的货代“地头蛇”,要不永远的销声匿迹,相忘于江湖。
但与那个年代不同的是,那还是到处充满机遇的时代。而当下物流危机引发的众多生态危机的“野火蔓延”,我们时常会呼喊重焕生机的春风何时吹拂?疑问在此次之前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焦虑我们终会渡过难关,再次站立,还是或永远的销声匿迹?
这或许已经不是纪录片里那个“搏一发,黄金万两”的生猛年代。从那个年代过来,中国物流界的发展历程中早有人成功,也早有人失败,而成功永远是少数,而失败总是多数。而我们是否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如果没有,当我们为成功而日日夜夜精心忙碌的时候,我们是否了解“物流”它看似“流动”的孤独旅程,而实际可能是早已铺开的“命运之网”,它已经决定了一切。而我们可能还未曾用心的看到过它的整体——对物流界来说,也是对整体跨境业态来说,这可能都是“命运”的拷问时刻。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