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21-10-27
快递业支撑着产业转移和产业分工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通,推动和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均衡分布和合理分工合作,其发展程度对企业生产决策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快递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快递规模区域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路径。从快递数据来看,我国产业从东部城市向中西部、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转移的趋势持续强化。快递发展一方面支撑产业区域间进行转移,另一方面也在支撑区域间产业间分工协作。
美国产业转移成就快递业壮大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传统产业受成本上升和西欧、东亚等地区强力挑战的双重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美国从90年代开始对国家经济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希望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等方式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新经济”的转型。生产成本过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相继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本土则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美国先把纺织和服装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然后转移了钢铁、化工、造船等产业。转移的方向首先是被称作“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后,美国才逐渐把一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正是基于美国对产业的对外转移,给美国快递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产业转移给美国快递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产业转移前期是机器设备的转移,后期是零部件、相关材料及成品的运输等,这些都给美国快递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是美国快递紧随美国产业转移的步伐加速全球布局。以美国企业的业务需求为契机,开拓新兴市场,构建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快递这种网络型经济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网络覆盖越广、业务规模越大,收益越高。
三是美国对外产业转移对美国快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土产业与转移出去的产业分工协作深化,这就需要快递企业适应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创新产品,提供完善的快递配套服务和一整套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美国快递的发展随着美国产业转移实现了发展壮大,随着综合服务能力的增强,美国快递也在支撑着美国产业全球布局和全球整合资源。
东部传统产业向西部转移
对比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可以发现,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比加速下降,占比从2012年的81.9%降至2020年的79.4%,累计下降2.5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东部占比基本维持在82%左右,“十三五“期间东部占比快速下降,预计2021年占比为78.4%,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中部快速崛起,2012年以来,中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整体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2年的10.5%提升至2020年的13.3%,提升了2.8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将达14.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西部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7.5%左右。
当前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市场化程度还是产业发展水平,都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接受产业转移与东部地区形成产业内垂直分工,还是利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东部地区形成产业内水平分工,技术能力的培育和产业集群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因此也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渐进过程。
而快递在支撑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逐步显现,一方面受土地、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东部地区传统产业运行成本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快递发展扩散效应助推东部传统产业疏解。
在中部地区快递业基于区位优势和来自极点的扩散效应会促使各类资源和要素加速向该地区集聚,增强该区域经济的活跃程度,成为快递业新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分工协作
从东部三大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此处计算京津冀数据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长三角数据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数据包括广东。]快递业务量合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从2015年的72.9%降至2020年的68.8%,累计下降4.1个百分点,2021年1—8月为67.5%,呈现继续下降趋势。
从三大区域内部来看,城市间快递业务量呈现动态变化。
首先,从京津冀内部来看,京津冀在全国占比从2015年的10.7%降至现在的7.8%,说明传统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同时,北京在京津冀区域占比自2015年的63.7%降至现在的27.5%,河北占比自2015年的24.7%提升至现在的57.9%,天津占比基本维持在3.3%左右,北京传统产业在区域内向河北转移的趋势增强。
其次,从长三角内部来看,长三角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37.9%降至现在32.4%,累计下降5.5个百分点,长三角传统产业向区域外转移。同时,上海在长三角区域占比自2015年的21.8%降至现在的11.1%,下降了近一半。浙江在长三角区域占比自2015年的48.9%提升至现在的64.6%,江苏整体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25%左右。上海等中心城市产业向浙江和江苏转移趋势增强,但浙江制造轻工业占比较大,江苏制造重工业占比较大,因此从快递数据来看,向浙江转移力度大于江苏。
最后,从珠三角内部来看,珠三角占全国的比重整体上升,从2015年24.3%上升到现在27.3%,是三大区域中唯一占比提升的区域。广州和深圳等中心城市快递业务量在区域内占比下降,汕头、揭阳等粤东北城市在区域内占比快速提升,区域内产业转移趋势强化。
从三大区域内部快递业务量增长变化来看,快递业务量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进行转移,反映传统生产企业将生产基地向周边城市进行转移,中心城市留下主要是产品研发设计、展销外贸等总部经济,周边城市成为生产基地和货源地,城市间分工与协作持续深化。
快递业为产业布局决策提供依据
互联网普及缩小了信息鸿沟,现代支付技术的发展保障资金的自由流动,快递服务网络的普及实现了实物流的自由流动,互联网+快递冲击着传统组织作业模式,场地位置对生产决策的重要性下降,快递成为产业配套重要组成部分,快递发展水平成为企业生产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是快递助力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通过电商+快递畅通了流通环节,实现生产和消费无缝衔接,使一地生产、全球销售成为现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进程。
二是快递加速整个产业链条的整合,快递与产业协同从过去的提供简单的产品寄递服务已经发展至现代供应链层次,快递大数据为企业生产提供更为精准市场信息,使直采直销、定制化生产、柔性制造成为现实。快递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为关联产业降本增效,而且实现了生产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升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快递经济将成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在支撑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对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显著增强,未来将衍生以寄递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