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物流网2019-02-05
近期,网约车市场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断有传统车企宣布进军网约车市场,前有宝马、上汽,后有广汽,网约车战场持续升温。从2012年发展至今,短短几年时间,网约车市场从一路烧钱、盲目扩张,正在逐渐恢复理性,成为出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019年1月,德勤咨询发布了《十字路口的网约车》的报告。
报告显示,在以滴滴为核心的“一超多弱”的竞争格局下,跨界平台、租赁大户、车厂强企不断尝试,或利用平台天然的流量能力,或利用传统业务积累的运力以及运营优势,切入位网约车市场。未来,在需求旺盛但有待开垦的二线城市,“运力+平台”的区域性网约车仍然具有一定发展空间。
网约车市场整体需求持续高涨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积极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中国未来城镇居民出行需求将持续增长。另外,得益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引导以及移动共享出行的日益成熟,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模式将更多收到消费者青睐。
数据显示,在2017年,网约车的市场交易额为2120亿。其预计,到2022年,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5000亿。同时,其揭露,目前网约车格局已定,但随着低线城市需求增长,合规性要求趋严,未来区域性差异化的网约车平台以及提供的运力企业仍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
另外,除出租车、旅游代驾等传统共享出行模式外,分时租赁业务短期内会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本涌入支撑其高速增长,但“一重三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制约其业务的发展。2017年,分时租赁、P2P租车、拼车及顺风车业务总市场规模刚过百亿,且盈利性、成长性前景并不乐观。
当下,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使得网约车行业的竞争从无序走向规范。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5月,全国338个地级市中,已有逾200个城市出台了网约车管理办法。未来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监管趋严,低线城市监管环境将依然保持宽松。
同时,报告指出,出租车在互联网+趋势下也得到了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划地而治的B2C类出租模式优势显现,而C2C共享模式则受到政策调控冲击。
从网约车细分市场来看,专车业务日订单量约为90万,为快车的5%。其中,滴滴出行日订单总量约1900万,专车市场74%的订单量、快车99%的订单量都被滴滴占得,剩下的小市场份额被首汽、神州、曹操等平台瓜分。
目前网约车市场除滴滴这样的纯做平台的企业,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还有“纯运力”、“平台+运力”两种业务模式。目前平台模式已经形成较高的行业壁垒,“平台+运力”模式尚有进入的空间。
纯平台模式可以以轻量化运营,用户和数据变现前景可期,且具有流量壁垒高、头部效应明显等特点。目前,滴滴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所以,若无颠覆性技术和极端性政治因素出现,滴滴的地位很难被颠覆。但随着监管日趋严格,合规压力大,运力短缺问题是滴滴目前主要问题。纯运力模式则走了一条模式较重的道路,投入成本巨大、折旧成本高,虽然短期内能够符合需求,但受制于政府总量控制,牌照资源有限,所以难以大量增加供给。而平台+运力模式则存在发展空间,可以背靠有区域优势的租赁公司、整车厂等,收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合规程度较高,投入相对较少,尚没有大企业走出来,所以存在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网约车市场也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流量平台正在跨界进入市场,美团直接切入,高德选择从侧面迂回进入;租赁企业开始入局,扎根高端品质出行;车企加码转型。
网约车发展趋势:平台化、新能源化、智能化
对于发展趋势,报告分析,随着网约车细分市场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各主流网约车企业业务的成熟,网约车的盈利性需求显现,一些以传统汽车租赁业务或者整车销售业务为背景起家的网约车公司会更加注重平台化发展,把握流量入口,经营用户规模,减轻运营负担。
对于车型来讲,新能源汽车拥有不限购、不限行、有补贴的优势,且从价值链来看,新能源汽车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此外,在政府、平台和OEM三方的积极推动下,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加入网约车运营。
另外,报告指出,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四化发展的趋势之一,移动出行是智能汽车商业化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一旦大规模应用于出行,将破坏性地推动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掌握核心感知技术、决策技术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和掌握车辆控制与制造的主机厂将靠自动驾驶技术颠覆出行版图。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平台化”是网约车市场发展的方向,尤其是背靠制造起家的网约车企业,更需要轻量化资产投入,基于用户数据推展业务模式。从经济型和环保角度出发,网约车运力将逐渐被油电能耗更低、经济性能更高的新能源车替代,“新能源化”趋势已成定局。除此以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商业化尝试,网约车市场将面临颠覆性革新,“智能化”不可逆转。
本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有关优质物流公司、线路推荐,发货技巧知识等资讯。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