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物流隐性成本关键在于“四个转变”

九州物流网2024-10-08

  在全球化的经济舞台上,物流业的提质降本增效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如何系统性地推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着眼于增强产业竞争力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我国正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物流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这意味着,物流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的重要纽带,其效率和成本控制对于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这表明,物流成本的降低不仅是物流行业自身的任务,更是提升整个国家经济效率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则提出了更为宏观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门类和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行动,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的崛起,都为物流行业的提质降本增效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然而,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要求,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这要求各方在推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要着力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社会物流降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物流业的要素链接和产业重构功能,加快产业要素的高效整合利用,以物流链贯通产业链、优化供应链、重塑价值链,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不强,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是我国产业体系的突出问题。由此可见,交通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的着眼点在于增强产业竞争力,这不仅需要物流行业的自我革新和效率提升,更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通过优化物流体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保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同时推动我国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进一步明晰内涵和重点

  物流成本在宏观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优化是提升国家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我国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和层面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物流成本的宏观表现是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2023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为14.4%,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基本控制在10%以下,美国长期控制在7.4%~9.1%。相较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下降空间。这一比率的降低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物流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

  其中三项产业结构对物流需求依赖程度差异较大,第二产业对物流需求的依赖程度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普遍高于以服务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发达国家,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物流成本偏高的根本性原因。我国的工业化阶段特征决定了物流成本在一段时间内会相对较高,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一状况有望改善。

  “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运行成本高”是当前物流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环效率低”是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物流成本的降低需要从多个途径进行,包括优化物流结构以及降低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当然,这也会涉及物流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流通循环效率的增强。例如,通过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公转铁”“公转水”,以及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如电商物流、即时配送等,也能提高物流效率。

  微观物流成本的控制同样重要,它涉及企业内部为实现物流服务功能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影响微观物流成本的因素包括物流结构、客户服务水平和物流规模。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以社会物流系统单位产出(即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支出的物流成本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21年,中国0.12美元/吨公里,美国0.29美元/吨公里,日本1.13美元/吨公里,越南0.46美元/吨公里。

  社会化物流成本的降低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物流成本的隐性部分,如库存积压、回程空载等。通过提高物流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这些成本。

  此外,政策层面的支持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强化涉企收费监管等,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由此可见,降低物流成本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要推动实现“四个转变”

  从社会化角度看物流成本,社会物流成本就像大海里的一座冰山,露出海平面的直接物流成本只占整座冰山的一小部分,海平面以下的社会化物流成本费用才是最重要的社会物流隐性成本费用,也是本轮物流降本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新一轮物流业降本增效重点要推动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突出系统思维,推动由单一环节降本向系统性降本、结构性降本转变,降低物流成本不等于降低物流服务价格,走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二是突出融合提升,推动由单纯降本向提质、降本、增效协同发力转变,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强化物流的价值创造、产业提升功能,大力发展专业化、高端化、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服务。

  三是突出创新引领,推动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数字化驱动转变,大力发展物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四是突出改革驱动,推动由硬联通降本向制度、规则软联通转变,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强化有效制度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向改革要动力、找空间。

  在做好“四个转变”的同时,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结构性降本。数据显示,我国铁路货运量由2015年的33.6亿吨,增长到2023年的50.1亿吨,净增16.5亿吨;水运量则由2015年的61.4亿吨,增长到2023年的93.7亿吨,净增32.3亿吨。公路运输成本为0.2~0.4元/吨公里,铁路运输成本为0.15元/吨公里,水路运输成本为0.07~0.1元/吨公里。

  据统计,每提高铁路货运量1个百分点,有可能带动整个物流成本降低0.2到0.5个百分点。发展多式联运可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我国多式联运量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运输成本约1000亿元,加快培育数字货运、智慧物流新业态,增强交通物流发展新质生产力。

  此外,我国可以进一步加快培育数字货运、智慧物流新业态,增强交通物流发展新质生产力。据交通运输部网络货运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共有3286家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接入社会运力804.4万辆、驾驶员737.7万人。上半年共上传运单8,087.7万单,同比增长52.8%。此外,市场集中度较传统业态明显提高,显示出平台经济的独特优势。网络货运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高效匹配,车辆找货时间由过去的2~3天降低到现在的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大大减少了车辆迂回和空驶率,通过路径优化、全程透明化管理和线上线下高效衔接,可降低物流成本15%~30%。

  未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培育数字货运、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为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物流服务。在此过程中,实现物流成本的社会化、隐性化降低,将是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总而言之,交通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是提升国家经济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以实现物流行业的全面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